当您行走在宽阔整洁的校园心旷神怡时,当您端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遨游学海时,当您硕果累累欢欣鼓舞时,当您在温馨的宿舍渐入甜美梦乡时…‥您可曾想过,是谁在我们背后默默地付出,做我们的坚强后盾……
“服务师生、保障有力”,是我校后勤管理处的“八字箴言”。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工作理念,后勤管理处的同志们顶着巨大的工作压力,默默地品尝着工作中的苦与甜,无怨无悔地做着广大师生的贴心人,尽职尽责地为学校事业发展和全面建设做贡献。
拆除老校区违章危房15000平方米换来优美的校园环境;九龙湖行绿地改造10000平方米和种植行道树1100棵景观效果大为改观;24小时服务热线全年接听电话1.2万余个,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师生反映的急难问题;四牌楼校区博士后公寓已动工建设,九龙湖校区材料化工楼即将动工,九龙湖校区土木交通楼已进入前期工程,基建工程将迎来“十二五”期间的建设高潮。
默默奉献只因服务第一
后勤管理处肩负着学校基本建设与规划、后勤服务与保障、国有资产调配与管理等多项具体任务,工作责任大,涉及对象多。如何把千头万绪的基础性服务工作做扎实、出成效,让学校领导省心、让服务对象满意,一直以来都是全处上下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师生就餐质量的好坏、价格的高低是学生食堂监管成效的最直接体现,师生对餐饮有无意见、意见大小则是后勤管理服务的“一面镜子”。近几年,米、面、粮、油、菜等市场价格不继攀升,学校党政为稳定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坚持从政策上、经费是给予大力扶持。如何当好学校的“红管家”,使就餐师生得到“真实惠”。后勤管理处工作人员不分一年四季、无论一日三餐,轮流“扎根”食堂一线,对采购、分拣、烹调、出售等各个环节实施“全天候一条龙”监管。采取找学生了解、发《测评表》调查、听师生议论、自己吃食堂体验、上BBS搜集意见等多种方式,主动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和不足,改进措施加强监管,顶住了物价上涨的巨大压力,保持了饭菜价格的总体平稳,维护了学校稳定,促进了校园和谐。
学生宿舍管理科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团结一心,结合迎新特点、新生数量、宿舍安排、床上用品分发以及院系需求、宿管要求等等,深入一线调研,了解学生、院系及宿管人员的真实想法,掌握第一手资料,集思广益,反复酝酿,发挥所学,学以致用,有针对性的提出稳步推进和开发新生报到和宿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想法。借学校信息平台建设的春风,学生宿舍迎新模式迎来开创性发展的契机。从2008年开始,我校迎新和学生宿舍信息化管理系统已度过3个寒暑,通过日常反复试验和3年迎新“大考”,目前已是全国高校迎新和学生宿舍信息化管理的开拓者和领跑者。但他们工作的目标不是跟谁“一争高下”,把工作重点放在了节约办事成本,让服务对象得实惠上。比如:在校同学申请入住、退宿、调换宿舍、缴纳费用等,只需鼠标一点便可轻松搞定。新生在家上网便知住哪个宿舍、哪个房间、哪个床位,一网知天下;报到当天,真正体会了“一卡通东南”的快乐,愉悦写在脸上、甜蜜蕴藏心间。系统的开发和使用是仇春荔老师和科室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她们想学校所想、急新生所急,用真情和行动谱写出的迎新新篇章。
无悔付出源于那份责任
九龙湖校区梅园九舍是“迎新”工程。从2009年2月15日土建施工,到8月19日交付使用,前后仅半年时间,比定额工期缩短了6个月。该项工程建设既要保证质量、又要确保工期,既是学校的规划要求、更是后勤管理处的工作重点。面对重重困难,项目负责人袁海涛同志,二话不说,自觉放弃了礼拜天,“赔”上了节假日,大年初六就到了现场,过上了以工地为家的“单身”日子,连续多日都无法抽空回家一趟。时间一长,默默承载家务、教育孩子的爱人管得住自己,却管不住双胞胎女儿“怨父思父的心”。姐妹俩没给父母打招呼,就悄悄地来到九龙湖校区,目的是看爸爸一眼、发两句牢骚。工地到了、电话通了、父亲来了,可往日高大、英俊、皮肤白皙的父亲出现在面前时,她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向注重仪表、不轻易流露感情的父亲黑了、瘦了、衣服脏了,不像工程师了,却像农民工了。瞬间的凝滞后是父女相拥而泣……梅九工程如期完成、建筑质量过硬。每个房间的气窗、卫生间的隔断等人性化设计,得到学生们的普遍赞誉。肩上的重担卸下了,袁海涛同志却累倒了。
总务办的殷雨洲同志,年近60,面临退休,身体状况不是太好,但为了学校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和校园环境,早出晚归、呕心沥血。每天六点钟就早早的起床,别人还在晨练时,他却已经在校园“这边瞧瞧、那边看看”了。校园内、宿舍区里,哪边的垃圾需要清运、哪边的树木需要灭虫、哪边的绿化带需要修剪,了如指掌的就是他。除负责四牌楼校区的绿化和环境卫生外,殷雨洲还协管丁家桥校区、九龙湖校区重大节日的环境布置。特别是重要节假日的鲜花摆放,经常是从凌晨忙到深夜一两点。好多认识殷雨洲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说,“在校园里到处都能看到他,这人也该歇歇了”。始终如一、不知疲倦就是他的工作特色。2008年底,殷雨洲荣获“机关作风建设十大服务标兵”的光荣称号。
抛洒真情做师生贴心人
2010年是教育部解决教职工住房货币补贴的关键一年,也是学校历年来解决住房问题人员数量最多的一年。住房补贴工作政策性强,时间要求紧,涉及人数多,工作责任大、任务重,是关涉教职工切身利益和学校安全稳定的大事。后勤管理处结合住房问题的复杂敏感程度,认真思考、周密制定实施方案和住房遗留问题处置预案,把有关疑难问题想在前、工作措施订在前。工作人员“笑脸☺相迎、温和交流、大方服务、情暧四方”,自觉做到“服务第一”。在近5个月时间、多达3500人的住房货币补贴材料收集、整理、审核及发放过程中,耐心听取意见、真心提供帮助、诚心解决问题。工作前期有吵闹、有误解,有扬言要抢房的、有坚决不要补贴的。通过真诚交流、热情服务和到位的政策解读,赢得了广大教职工及家属对国家和学校政策的广泛认可、理解和支持,确保了住房货币补贴发放工作的顺利进行。截止目前已发放3308人,住房货币补贴累计9000万元。
颜芳是 “长期驻守”九龙湖校区的工作人员之一,承担着学生宿舍资源管理、宿舍分配、围合检查与急难问题的处理、青教公寓和员工公寓的日常管理、固定资产的账目登记等多项工作。在九龙湖服务大厅的接待工作中,颜芳一天平均接待几十名师生、数十个电话。有时甚至晚上、周六,同学的电话跟着手机到家里。做法官的先生、同是大学生的儿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因为他们最清楚颜芳的身体状况,又是心疼、又想“倒戈”。可颜芳再忙、再苦、再累,都毫无怨言,时刻以饱满的精神、甜美的嗓音和温和的态度出现在师生的面前,视学生如子女、待老师如兄弟,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颜妈妈”。
学校后勤管理处的工作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辛苦与无奈,他们在重压下前行、在困难中挺进。当他们看到用自己的辛苦换来学生食堂饭菜的“花样翻新、量质并举”,校园景观的不断美化,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的更加舒适时,他们笑了,开心地笑了。
正如后勤管理处的同志们所说,从事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虽有甘苦与酸甜,但我们情愿!情愿用我们辛勤的汗水和真情的付出,换来师生愉悦的心情和灿烂的笑脸,换来和煦的阳光洒满东大校园”。